热搜: 彩神客户端
【东盟专线】东盟展商借中国—东北亚博览会拓市场
中新网长春8月26日电 (记者 郭佳)正在吉林长春召开的第十四届中国—东北亚博览会上,来自印度尼西亚、泰国、新加坡、马来西亚、菲律宾、越南、柬埔寨等东南亚国家的特色商品走俏,各国展商纷纷开启“招商模式”,希望借展会进一步开拓中国市场。
记者采访发现,尽管东南亚国家的各个展位生意兴隆,但展位负责人仍然有更大的目标,希望找到合适的经销商或代理商,把更多商品带到东北亚市场。
8月25日,在中国—东北亚博览会上,东南亚国家展位售卖的商品受到欢迎。郭佳 摄
“95后”泰国姑娘王雅竹热情地向顾客推介泰国的天然乳胶枕。她介绍,乳胶枕是中国游客到泰国旅游时最喜欢的伴手礼之一。
“这些乳胶枕针对性别、年龄不同有不一样的款式。”她能用中文轻松讲解清楚,并且总能帮助顾客挑选到合适的型号,这让她的商品销量颇佳。
实际上,王雅竹学习中文的时间只有三年多,不过由于做生意的需要,她每隔几个星期就会来中国几天,所以中文进步很快。
该展位负责人鲍女士说,这次展会乳胶枕销售得不错,这让她对于未来开辟中国东北新市场更有信心。
此次展会泰国展商较多,他们售卖的主要是日用品、化妆品、食品等。宾梅芳是嫁到泰国的“中国媳妇”,两位老主顾一口气买走她几千元人民币的商品。希望拓展东北市场的宾梅芳也在和经销商的洽谈中收获不少经验。比如,商品要如何包装才能有助于打开中国东北市场。
马来西亚展商共享一处大展位,他们带来了燕窝、咖啡及一些特色食品。经营燕窝生意的田兴权告诉记者,这是他第二次参加中国—东北亚博览会,没想到燕窝在中国北方这么受欢迎,连日来已有不少客户来对接,希望成为代理。
“如果最终能谈成,对于我们拓展中国北方市场将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田兴权认为,北方人常常觉得燕窝非常名贵,其实也有很多平价的好燕窝,如果能把这些知识普及,北方的市场将是非常庞大的。(完)
中新网甘肃金昌8月26日电 (戴文昌)“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数字经济已成为全球未来的发展方向,物流数字化、绿色化,以及新能源、新技术物流装备的发展和应用更是推动物流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源动力。”中国交通运输协会副会长兼物流技术装备专业委员会会长褚飞跃介绍说。
8月25日,2023年数字物流暨新能源新技术创新发展研讨会在甘肃省金昌市召开。图为会议现场。 戴文昌 摄
25日,2023年数字物流暨新能源新技术创新发展研讨会在甘肃省金昌市召开,本次研讨会旨在汇聚专家智慧,助力金昌新能源技术创新发展。
金昌缘矿兴企、因企设市,地处河西走廊中段,素有“河西咽喉、丝路孔道”之称,因盛产镍被誉为“中国镍都”。
据了解,本次研讨为进一步促进金昌数字物流产业升级布局,推动传统物流向数字物流、绿色物流转型,加快推广新能源新技术、新装备应用,促进形成产、学、研、用深度融合的科技创新体系发挥桥梁纽带作用。
图为便携式移动电源。(资料图) 戴文昌 摄
金昌市常务副市长朱维昌介绍说,近年来,金昌市积极融入甘肃省“数字丝绸之路”建设,全力打造5G赋能的数字经济产业基地,重点引进工业互联网、智能制造、数字金融、人工智能、电子信息制造等新业态项目,加快推动“东数西算”试点城市、网络货运、工业互联网、智慧城市建设,全力打造数字经济百亿产业集群,该市数字经济产业链发展呈现良好态势。
金昌市处在中国西部五省(区)的核心位置,是甘肃省发展物流和连接国家东、西部重要的物流通道,地理位置优越,有适合大数据产业和网络货运新业态发展的先天优势。
图为金昌市产业发展展览中心数字化演示。(资料图) 戴文昌 摄
今年以来,多个标志性项目在金昌市相继建成投产,助力新能源和新能源电池产业茁壮成长。这背后,是金昌市坚定不移创造更优环境、建立更强支撑、提供更实保障,为企业坚守主业、做强实业夯实信心、决心的不懈努力。
朱维昌说,只有栽好“梧桐树”,才能引来“金凤凰”。历经30多年的发展,金昌市形成了有色金属新材料、新能源及新能源电池、数据信息、化工循环、资源综合利用等主导产业。截至目前,入园企业2100多家,“四上”企业132家、高新技术企业36家、专、精、特新企业15家,建成省级以上研发机构30个、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1个。
金昌在打造数字物流和新能源新技术创新发展则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该市有基础、有条件、有优势,也有广阔的空间和巨大的潜力,让金昌的特色产业实现在“弯道超车”中拥抱未来。(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