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搜: 彩神手机版APP
中新网上海8月26日电(记者 缪璐)“汇海上·2023—两岸电竞文化节嘉年华”活动25日在上海市普陀区万代南梦宫文化中心举办。经过为期三个月的选拔赛,两岸共有8支球队进入电竞邀请赛八强,最终来自上海交通大学的HCTU战队夺得冠军。
2023年两岸电竞文化节自启动以来,共吸引了来自两岸的247支战队,总计1487名选手参与比赛。
8月25日,“汇海上·2023—两岸电竞文化节嘉年华”活动举行。 上海台办摄
国务院台湾事务办公室交流局局长黄文涛在致辞中指出,两岸电竞文化节已连续举办五届,对增进两岸青少年交流交往发挥了积极作用,成为两岸交流的一个品牌活动。从两岸交流的角度看,电子竞技、电子游戏是两岸交流的新载体,新空间,汇聚着两岸交往的新群体,是富有发展潜力,需要积极开拓的新领域。希望两岸青年以文化节活动为契机,倍加珍惜共同的历史机遇,勇于承担共同的历史责任,携手开创共同的美好未来。
此次两岸电竞文化节还特别设置了“看见真实随手拍”活动,鼓励两岸青年手机拍摄身边真实的生活视频,分享彼此生活,增进彼此了解和认同,内容覆盖生活、学习、工作、创业等各方面。
8月25日,“看见真实随手拍”对第一期优秀作品进行颁奖。 上海台办供图
活动期间,“看见真实随手拍”对第一期优秀作品进行颁奖,来自台湾的获奖者王圣峰说:“每个视频都给我们带来不同的感动和思考,这就是真实随手拍这个征集活动的魅力所在。”
当天上午,50余名来自台湾的电竞爱好者还先后参观了上海市数字广告园区公共空间和普陀“艺术地标”天安千树,实地感受“半马苏河”的魅力和普陀数字化转型的成果。
“这次文化节期间活动丰富,形式多样,不仅现场观摩了平时喜爱的电竞赛事,也让我感受到了这座城市的魅力。有机会一定再来上海,再来普陀。”来自台湾的电竞爱好者表示。(完)
西咸新区作为陕西秦创原总窗口,产业呈现高质量发展态势。 (资料图片)
流水线上机械臂不断挥舞,车间内金属接触声反复回响,车间外停放着一排排非公路宽体自卸车……在位于陕西西咸新区的陕西同力重工新能源智能科技有限公司,平均每12分钟就有一台产品下线,发往世界各地的矿山、工地。
作为非公路自卸车行业的“领跑者”,同力重工的产品广泛应用于大型露天煤矿、水电工程、有色金属矿山等,近年来产品销量持续攀升。但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如何持续巩固传统优势、塑造新优势,成为一道迫切需要解答的命题。该公司瞄准的是绿色能源甲醇。
“在推进碳达峰、碳中和工作的背景下,许多国家和地区都对运输工具是否环保有了新要求,绿色能源车辆是同等条件下的优先采购项。公司认真研究后认为,甲醇是很好的发力方向。”同力重工董事会秘书杨鹏说,在市场驱动和“绿色技术”的推动下,行业首批甲醇混动非公路宽体自卸车于今年下线。相比传统产品,具有维保耗材少、维保费用低等优势,可节约运营成本约40%,迅速获得了市场的青睐。
自陕西启动建设秦创原创新驱动平台以来,西咸新区抢抓建设总窗口的机遇,秦创原生态日趋成熟,秦创原现象、秦创原模式日益显现。西咸新区党工委委员、管委会副主任陈辉说,同力重工等企业已成功登陆资本市场,秦创原总窗口建设加速“由势转能”,加快建设立体联动孵化器、成果转化加速器和两链融合促进器,还将在“四链”融合、科技成果转化、科创企业孵育、硬核产业促进等方面重点突破。
在西咸新区泾河新城,一家名为质子汽车科技有限公司的新能源整车公司门口,一排氢能卡车产品吸引着客商的目光。质子汽车现有高端人才300余人,是陕汽集团围绕商用汽车“智能化、电动化、网联化、轻量化”开展科研创新、成果转化、科技孵化成立的新能源智能整车公司。
人们可能会问:氢能卡车背着重量不轻的储氢罐,是否会增加不少运输成本呢?绿色能源的推广倒逼新材料产业的升级,破题选择是具有密度小、强度高、减震性好、抗电磁辐射等诸多优点的金属“镁”。
西安交通大学材料学院与陕汽德创未来公司瞄准陕西镁产业发展优势,通过梳理并吸纳镁产业全链条相关优势资源组建了完整的镁合金轻量化挂车创新联合体。今年4月,全国首辆镁合金挂车在西咸新区交付,相比原钢制方案综合减重近1吨,并配装氢燃料电池新牵引动力。
“陕西是能源大省,有不少卡车把煤从陕西榆林等地拉到天津港等沿海码头。卡车自重降低1吨,就相当于车辆每趟可以多拉1吨煤,这样算下来经济效益相当可观,减碳作用也很明显。”西安交大陕西省镁基新材料工程研究中心教授单智伟说。
新技术带来好回报。该企业的车用超材料零部件产业化项目获2022年中国创新创业大赛陕西赛区一等奖,面向零碳物流运输的镁合金轻量化挂车开发项目入选陕西省“科学家+工程师”队伍。
全球产能最高光伏项目开工建设、陕西首条氢燃料电池全自动生产线今年5月开工建设、中深层无干扰地热供热技术走向全国……作为全国首个以创新城市发展方式为主题的国家级新区,西咸新区在绿色能源和科技创新作用下,产业集群发展稳步迈向高端,科技创新实力倍增。
近年来,西咸新区紧扣太阳能光伏、氢能等“3+7+N”的主导产业,持续加强招商引资、项目建设和产业培育。截至2022年底,西咸新区的国家高新技术企业、科技型中小企业分别是2020年底的5.9倍、3.5倍,正在成为陕西乃至西部地区重要的科技创新高地和高质量发展引擎。
据介绍,西咸新区作为陕西省和西安市氢能产业发展的重要承载区,充分依托秦创原创新驱动平台在科技创新和区域协同方面的优势,把氢能产业作为抢占发展制高点的重要抓手,形成了“一个核心、两区引领、多点协同”的发展格局。截至目前,西咸新区已招引落地氢能产业链企业40余家,联动重点高校围绕关键技术方向推进了一批科技成果产业化。
8月15日,秦创原院士科技成果产业化暨陕西省首台套氢燃料电池堆产品发布会在西咸新区举行。中国科学院院士、西安交通大学教授陶文铨介绍了电堆产品的各项性能指标、产品优势及应用场景,并表示将依托秦创原总窗口和国家储能技术产教融合创新平台,以企业需求为导向,加大基础研究投入,积极引导基础研究向产业化落地,全力以赴打造氢燃料电池原创技术策源地。
“我们紧盯‘双碳’目标,紧抓秦创原机遇,聚焦实体经济,从政策、人才、金融、平台等方面综合发力,推动产业链加速迈向高端,实现高质量发展。”西咸新区党工委书记杨仁华说,西咸新区制定出台了《促进氢能产业发展的若干政策措施》《关于打造秦创原人才聚集高地进一步支持人才创新创业的若干措施》等文件,将着力打造沣东先进制造产业园、双碳光伏产业园等十大秦创原特色产业园区,这些“热带雨林”式的发展环境会为绿色能源提供更多更好的产业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