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搜: 彩神骗局
中新网南宁8月26日电(记者 黄艳梅)她因羊水栓塞出现大出血,30余名医护抢救27个小时,持续近90分钟的心肺复苏,血站6次紧急供血,抢救和治疗用血约合6.75万毫升,相当于17个健康成年人全身血液的总和,为近5年来广西南宁市用血量最大的病例……这一串串数字,记录着南宁一名高龄产妇经历的惊心动魄的生产过程。
近日,经医护人员全力救治,这名产妇已转危为安,目前已转入普通病房持续接受治疗,其新生的宝宝也顺利出院。
8月5日,41岁的王女士(化姓)来到广西壮族自治区妇幼保健院待产二胎宝宝。然而,6日约16时20分,临产的王女士在转送产房的过程中,突然发生抽搐,并迅速出现意识障碍,疑似发生羊水栓塞。
广西壮族自治区妇幼保健院多学科联合救治产妇,与“死神”争分夺秒。广西壮族自治区妇幼保健院供图
“当时情况非常紧急,我们的产科团队凭丰富的经验,马上判断出她可能是出现羊水栓塞,于是紧急启动危急重症孕产妇救治预案,立即对她实施紧急剖宫产手术,及时将胎儿娩出,胎儿娩出后为避免子宫的进一步出血,在心肺复苏的同时快速地切除了子宫。”广西壮族自治区妇幼保健院产科主任孔琳回忆道,“整个过程非常急骤,产妇的生命体征也出现了一个急剧的变化,她先是出现了呼吸衰竭和心脏骤停的情况,很快又继发大量的失血,随时可能危及生命。”
据孔琳介绍,羊水栓塞是指羊水突然进入母体血液循环系统,从而引起过敏性休克、弥散性血管内凝血(DIC)、肾功能衰竭或猝死的严重的分娩期并发症。“羊水栓塞其实发病率不高,但是它的死亡率约为19%—86%。而且羊水栓塞发病急,也没有比较好的预测手段,所以一旦发病就会非常凶险,孕妈妈可能在数分钟内会失去生命。”
胎儿娩出后,王女士的情况急转直下,一度出现心跳骤停,生命危在旦夕。广西壮族自治区妇幼保健院迅速启动多学科协作诊疗机制,快速集结院内多学科专家团队,开展紧急救治。
“产妇来到手术室时已经完全丧失了意识,全身发绀,我们团队紧急对她进行了气管插管,同时开通中心静脉通路。”广西壮族自治区妇幼保健院手术麻醉科主任冯继峰回忆起当时的场景,仍是心有余悸。她表示,为了抢救产妇,整个团队都在跟“死神”抢时间。“当时有5位医生轮番上阵,无间断接力心肺复苏,为产妇进行持续有效、高质量的近90分钟的胸外心脏按压。”
在抢救过程中,产妇王女士继发弥散性血管内凝血(DIC)。“她的腹腔内弥漫性出血、肺出血、皮下组织广泛渗血等全身出血的情况。”冯继峰说,输血是羊水栓塞患者救治的重要手段,在救治王女士的过程中,该院为产妇向南宁中心血站紧急申请6次用血,红细胞悬液、血浆、纤维蛋白原、冷沉淀等源源不断送往手术室。“医护人员不断地为她进行输血治疗,并寻找出血位置进行及时止血。血站的及时供血为我们的抢救提供了重要支持。”
心肺复苏、容量复苏、CRT治疗……在多学科专家团队的不懈努力下,7日10时,王女士的凝血功能等指标开始慢慢好转,这让众人看到了生命的希望。在其他医院急诊团队的协助下,该院手术团队积极为产妇手术止血。7日19时左右,经过广西壮族自治区妇幼保健院医护人员近27小时的奋力抢救,终于把产妇从“死亡线”上拉了回来。
“这次能成功抢救这名产妇,得益于产科专家的早期识别、及时诊治,还有多学科联合诊治的机制以及全体抢救人员执着的信念和强大的团队。”冯继峰介绍,为了抢救这名产妇,该院的产科、手术麻醉科、外科、重症医学科等多学科30余名医护人员全力以赴协助抢救,大家各司其职、配合默契,为产妇维持生命体征接受后续救治提供了有利的条件。
术后,王女士生命体征趋于平稳,器官功能恢复良好,已能正常交流,并在协助下可下床活动。(完)
中新社青海玉树8月26日电 题:泰国文旅达人首访澜沧江源:野生藏猕猴会“赖”在访客怀中
作者 张添福 肖玉笛
“我看到了藏猕猴,我觉得它不怕人。为什么不怕人,我不知道!”夜宿尕尔大峡谷的陈慕筠有点好奇,藏猕猴甚至会“赖”在访客怀里,“可能这些藏猕猴觉得我们可以共同相处”。
陈慕筠来自泰国普吉岛。日前,她参加由中国新闻社指导的2023澜湄国际影像周,获得首届“澜湄印象”短视频大赛二等奖,并跟随中外摄影师、专家学者、文旅达人等,顺着扎曲河(澜沧江—湄公河上游干流),抵达青海省玉树藏族自治州囊谦县尕尔大峡谷。
8月22日,参加2023澜湄国际影像周的嘉宾经过扎曲河畔。 中新社记者 马铭言 摄
除了扎曲,囊谦县还分布着巴曲、孜曲、吉曲、热曲等澜沧江源头区域的重要支流。尕尔大峡谷离青海省会城市西宁至少有1000公里,山坡上散落着几户居民,而藏猕猴、岩羊亦是此间不折不扣的“居民”。
五年前,陈慕筠博士毕业后,在老挝工作,住宿地点就在澜沧江—湄公河河畔。“我那时候第一次接触到这条江,每天早上第一眼就能看见。”
“现在我到了澜沧江—湄公河的源头区域,这是一个很神奇的地方。”陈慕筠首次踏足此间,体验当地生态和文化,“看到这条江能流到老挝、泰国等国家,很激动、很开心。怪不得人们说,澜沧江—湄公河流域的人们‘同饮一江水’”。
“这里的自然环境保护得很好,也设置了保护区。”陈慕筠每到一处,便掏出自拍杆和手机,拍摄Vlog。“我用泰语讲,视频里打上汉字,希望可以帮到正在学泰语的中国人,或者学汉语的泰国人。”
在澜沧江—湄公河发源地玉树州杂多县以及下游的囊谦县,因高原旗舰物种雪豹、金钱豹而著称。“现在天气热,雪豹和金钱豹都跑到山顶去了。冬天山顶雪大,它们才会下山找食吃。”康巴汉子更却桑丁担任陈慕筠一行的向导。
2014年开始,更却桑丁拿起相机,记录到不少雪豹、金钱豹、棕熊、白唇鹿、胡兀鹫等野生动物的珍贵影像。“这段视频,雪豹正守着它的猎物——黑色毛发的牦牛。”更却桑丁向参加2023澜湄国际影像周的嘉宾分享自己的作品。“拍摄这段视频时,我距离它只有七八十米。再靠近,我也害怕,但它们几乎不伤人。”
8月22日,青海省玉树藏族自治州囊谦县尕尔大峡谷内的星空。中新社记者 何倩楠 摄
囊谦县白扎乡的成林巴毛今年18岁。她骑着一辆摩托车,车把上挂着编织袋,车身上别着一把夹子,“这边每年会来很多游客,难免产生垃圾,我虽然不是生态管护员,但我的家人都支持我捡垃圾”。成林巴毛说,“我们这边很多人都在捡垃圾”。
“当地居民为了保护环境,付出了很多,也做得很好,我没有看见一点垃圾。”陈慕筠说:“我可以跟他们心连心沟通,我想介绍泰国朋友来这边。”
“仓廪实而知礼节。”中国社会科学院亚太与全球战略研究院研究员王玉主表示,澜沧江上游生态环境相对脆弱,但景色大美。“要注重在发展过程中培育当地居民生态保护意识,实现经济增长和生态保护理念相结合。让大家明白,保护生态就是在创造财富。”
“今天我所看见的,我希望更多的人能看见,也能让后代继续无损地看见。”正在此间调研的北京市朝阳区永续全球环境研究所博士彭奎表示,未来,需要和很多人合作,让当地特色通过自然生态体验和国际生态旅游得到全世界认可。(完)